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 辽观搬运的中文维基百科词条

原文链接为(无法从中国内地访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F%A5%E8%AF%86%E5%85%B1%E4%BA%AB%E8%AE%B8%E5%8F%AF%E5%8D%8F%E8%AE%AE#%E5%85%AC%E6%9C%89%E9%A2%86%E5%9F%9F

文中可能包含无法从中国内地访问的链接(如维基百科站内链接、参考文献等)

辽观搬运的目的在于以尽可能满足中国内地要求的方式,向中国内地读者提供相对可靠的参考资料。我们将标出不得不删节的部分,望诸君海涵。本篇目全部内容遵循CC BY-SA 4.0协议。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1](英语: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或创用CC许可[2])是一种公共著作权许可协议,其允许按照多种需求分发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一个作者可使用创作共享许可授予他人分享、使用,甚至创作派生作品的权利。创作共享提供给作者灵活性(例如,他们可以选择允许非商业用途使用他们的作品),保护使用或重新分配他人作品的人,所以他们只要遵守由作者指定的条件,而不必担心侵犯著作权。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有多种不同类型。许可证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并由分发条款决定。

许可协议最初由知识共享于2002年12月16日发布,其是一家美国非营利性组织,于2001年成立。

知识共享图标.图片作者:Creative Commons, fixed by Quibik – Official Creative Commons’ base

1. 历史

2001年,劳伦斯·雷席格艾瑞克·埃尔德雷德设计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缩写CCL),因为他们认为需要在现有著作权模式和公共领域状态之间创建许可协议。2002年12月16日,许可协议1.0版正式发布。[3]

CCL允许发明人保留对其创新的权利,同时也允许对发明进行一些外部使用。[4]CCL的出现是对埃尔德雷德诉阿什克罗夫特案裁决的反应,在该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著作权年限延长法案》的条款符合宪法,该法将作品的著作权期限延长至最后一位在世作者的寿命再加70年。[4]

最初的非本地化CCL是以美国的法律体系为基础编写的,因此,其措辞可能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当地法律不一致,导致许可协议在那里无法执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知识共享组织要求其附属机构翻译各种许可协议,以反映当地法律,这个过程被称为“移植”。[5]截止2011年7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已经被“移植”到超过50个不同的司法管辖区。[6]

亚伦·斯沃茨劳伦斯·雷席格在2002年许可协议首次发布会上。图片作者:Gohsuke Takama – Flickr

2. 适用作品

根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获得授权的作品受适用的著作权法管辖。[7]这允许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应用于所有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包括:书籍戏剧电影音乐文章照片博客网站

虽然软件也受著作权法管辖,并且适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但由于现有常用软件许可的后向兼容性限制,知识共享组织建议不要在软件中特别使用它。[8][9]相反地,开发者可以采用对软件更友好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FOSS)许可证。除了软件的FOSS许可使用案例之外,还有几个利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来指定“免费软件”许可模式的使用案例;例如《白色密室》、《传送门马里奥》或《AssaultCube》。[10]尽管CC0为最自由的著作权许可协议,自由软件基金会不建议将使用CC0将软件发布到公共领域。[11]

但是,申请创用CC许可不得修改合理使用公平交易允许的权利,也不得施加违反著作权例外的限制。[12]此外,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非专属且不可撤销的。[13]根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获得的任何作品或作品的副本可以继续在该许可下使用。[14]

对于受多种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保护的作品,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其中一种许可。[15]

3. 许可类型

3.1 四项权利

原设定的许可协议授予“基本权利”,例如允许在世界各地不做修改且非商业性分发带有著作权的作品。[16]这些许可的细节取决于版本,包括选择四个条件:

根据诸如DFSG自由软件基金会的标准之类的定义,后两个条款并不是免费的内容许可,且不能在需要这些自由的上下文中使用,例如Wikipedia。对于软件,知识共享包括其他机构创建的三个免费许可证:BSD许可证GNU LGPLGNU GPL

2014年的CC许可证使用情况
2014年的CC许可证使用情况(顶部和中部),兼容“免费文化作品”的许可证的使用情况2010年至2014年(底部)

3.2 七个常规许可证的使用

混合搭配这些条件可产生16种组合。4种组合是同时包括“ND”和“SA”的条款,相互排斥;还有一种没有包括任何条款,因此有5个组合无效。11种有效组合中,因为98%的特许人要求署名,五种缺乏“BY”的条款不再使用。[17][18][19]

署名(BY)许可允许只要署名便能分享和演绎(创建派生作品),且可用于商业用途。[20]

4. 4.0版

最新的4.0版(于2013年11月25日发布[21])不需要移植就可以适用于各地的法律[22],4.0版并不鼓励移植[23],而是希望能作为一个全球通用的许可方式[24]

5. 权利和义务

5.1 署名

自2004年以来,除CC0及变体外的所有许可协议都要求原作者署名。[18]署名必须包含“至多的信息”。[25] 一般来说,这意味着:

  • 包含任何著作权声明(如适用)。如果作品自身带有作者的著作权声明,著作权声明必须保持不变,或在一种合理的方式下重新分发给介质。
  • 引用作者的名字,网名或用户ID等。如果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如果存在作者的个人文件页面,应附上页面的链接。
  • 引用作品的标题或名称(如适用),前提是存在标题或名称。如果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应在重新分发时连接到原作品的标题或者名称。
  • 引用作品的CC许可协议。如果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应引用作者的CC许可协议,且应附有到CC网站的链接。
  • 如果作品是一个派生作品或改编作品,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该说明这是一个派生作品,如“这是[作者]的[作品]的芬兰语翻译版本”或“剧本在[作者]的[原作品]基础上改编”。

5.2 非商业用途许可

部分创作共享许可中的选项“非商业用途”在定义上有争议,[26] 有时候使人不清楚什么可以考虑使用非商业选项,根据促进内容开放的原则,它的限制不同于其他许可[27]

5.3 公有领域

除了许可,创作共享还提供了通过CC0来发布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方法,[28]一个放弃所有权利,且在法律上是可行的,全球性的法律工具。CC0开发于2007年开始。[29]工具于2009年提供。[30][31]

在2010年,创作共享发布了Public Domain Mark,[32]一个给公有领域作品打上标签的工具。CC0和Public Domain Mark共同取代了以美国中心的公有领域贡献和认证(英语: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33]

在2011年,自由软件基金会添加了CC0到其自由软件许可,让CC0成为发布软件到公共领域的推荐方式。[34]

两图图片作者均为 Creative Commons (modifications: smaller, 64px, and white) – Official download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icons.

在2012年2月,CC0提交给OSI审批[35]但却遭到拒绝。OSI的常见问题解答[36]总结称“目前,我们不建议软件通过CC0发布到公有领域”在所有管辖区,站在法律的立场上,其会放弃所有著作权(“公有领域”)。OSI的常见问题解答进一步说明“CC0没有明确被拒绝,但审查委员会无法达成共识,创作共享最终撤回申请”。撤下的消息称[37]创作共享代表解释称CC0最初开发是因为科学数据社区的需求,以帮助数据共享自由。它不是设计用来取代有时会用于软件源代码声明的“发布到公共领域”。

2013年,Unsplash开始使用CC0许可证分发免费的摄影作品。它现在每月分发数百万张照片,并启发了许多类似网站,包括CC0摄影公司和CC0博客公司。 创用CC的创始人劳伦斯·莱西格(Lawrence Lessig)为该网站做出了贡献。Unsplash于2017年6月从使用CC0许可证移至其自己的类似许可证,但增加了使用照片制作竞争服务的限制,使其与CC0许可证不兼容。

2014年10月,开放知识基金会批准了知识共享CC0,使其符合“开放定义”,并推荐了将内容专用于公共领域的许可。

5.4 匹配

改变作品中的权利可以通过CC许可来表达,该CC许可与改变所基于的原始作品的状态或许可兼容


允许将两部作品进行组合的示例,其中一项是CC BY-SA,另一项是公共领域。图片作者:Mikael Häggström

6. 使用知识共享许可

创用CC使用创用CC授权维护组织和项目的内容目录Wiki。 CC还在其网站上提供了使用CC许可在世界各地进行的项目的案例研究。 CC授权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许多内容目录和搜索引擎进行访问(请参阅CC许可的目录)。

7. 已停用的许可

由于不被使用或受到批评,许多以前提供的知识共享许可已被淘汰,并且不再推荐用于新作品。淘汰的许可证包括所有缺少署名标示(除了CC0)的许可证,及以下四种许可:[17][38]

  • 发展中国家的许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许可,这仅适用于由世界银行认为“非高收入经济体”的国家。完整著作权限制适用于在其他国家的人。根据诸如DFSG自由软件基金会的标准之类的定义。[39]
  • 采样:部分作品内容可以用于广告以外的任何用途,但整个作品不能复制或更改。[40]
  • 特别采样:部分作品内容可以复制或修改,但不能用于广告目的。可以在非商业用途下复制整个作品。[41]
  • 非商业特别取样许可:出于非商业目的,可以复制和修改整个作品或部分作品。[42]

8. 部分创作共享许可下发布内容的项目列表

主条目:内容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项目列表

参见

参考资料

  1.  关于许可协议 – Creative Commons. creativecommons.org. [2019-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
  2. ^ 關於授權條款 – Creative Commons. creativecommons.org. [2019-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
  3. ^ Creative Commons Unveils Machine-Readable Copyright Licenses. 2002-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2-22).
  4. 跳转至:4.0 4.1 1.1 The Story of Creative Commons | Creative Commons Certificate for Educators, Academic Librarians and GLAM. certificates.creativecommons.org. [2021-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3).
  5. ^ Murray, Laura J. Put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its place : rights discourses, creative labor, and the everyday. S. Tina Piper, Kirsty Robertson. Oxford. 2014. ISBN 978-0-19-933626-5OCLC 844373100.
  6. ^ “Worldwide”. Creative Common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October 15, 2008.
  7. ^ Creative Commons Legal CodeCreative Commons. 2008-01-09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1).
  8. ^ Creative Commons FAQ: Can I use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for software?. Wiki.creativecommons.org. 2013-07-29 [2013-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7).
  9. ^ Non-Software Licenses. Choose a License. [202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2) (英语).
  10. ^ AssaultCube – License. assault.cubers.net.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AssaultCube is FREEWARE. […] The content, code and images of the AssaultCube website and all documentation are licensed under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11. ^ Various Licenses and Comments about ThemGNU Project.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4).
  12. ^ D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affect exceptions and limitations to copyright, such as fair dealing and fair us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Creative Commons. [2015-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13. ^ What if I change my mind about using a CC licens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Creative Commons. [2015-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14. ^ What happens if the author decides to revoke the CC license to material I am using?.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Creative Commons. [2015-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15. ^ How do CC licenses operat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Creative Commons. [2015-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16. ^ Baseline RightsCreative Commons. 2008-06-12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1).
  17. 跳转至:17.0 17.1 退休法律工具Creative Commons. [201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英语).
  18. 跳转至:18.0 18.1 Announcing (and explaining) our new 2.0 licenses.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19. ^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Creative Commons.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5).
  20. ^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ited StatesCreative Commons. 2009-11-16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21. ^ Peters, Diane. CC’s Next Generation Licenses — Welcome Version 4.0!. Creative Commons. 2013-11-25 [201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22. ^ CC Affiliate NetworkCreative Commons. [201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9).
  23.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What if CC licenses have not been ported to my jurisdiction?. Creative Commons. [201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7).
  24. ^ What’s New in 4.0. Creative Commons. [201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9).
  25. ^ 常见问题Creative Commons. 2010-02-02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英语).
  26. ^ Defining Noncommercial report published”.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6).
  27. ^ The Case for Free Use: Reasons Not to Use a Creative Commons -NC License
  28. ^ CC0Creative Commons.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英语).
  29. ^ Creative Commons Launches CC0 and CC+ Programs (新闻稿). Creative Commons. 2007-12-17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2月23日).
  30. ^ Baker, Gavin. CC董事会会议报告. Open Access News. 2009-01-16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英语).
  31. ^ Expanding the Public Domain: Part Zero.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32. ^ Marking and Tagging the Public Domain: An Invitation to Comment.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6).
  33. ^ 仅限版权保护(基于美国法律)或公共领域认证Creative Commons. 2009-08-20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4) (英语).
  34. ^ 将CC0用于公共领域的软件Creative Commons. 2011-04-15 [2011-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英语).
  35. ^ Carl Boettiger(在“开源倡议许可证”审查邮件列表中). OSI承认CC0公用领域许可证?. [201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6) (英语).
  36. ^ 开源计划常见问题解答. 知识共享“CC0”(公用领域)公共领域的贡献如何?那是开源的吗?. [201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4) (英语).
  37. ^ Christopher Allan Webber(在“开源倡议许可证”审查邮件列表中). CC从OSI流程撤消CC0. [201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英语).
  38. ^ Lessig, Lawrence淘汰独立的DevNations和一个采样许可证Creative Commons. 2007-06-04 [200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8) (英语).
  39. ^ 发展中国家执照Creative Commons. [201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6) (英语).
  40. ^ 抽样授权1.0Creative Commons. [201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英语).
  41. ^ 采样授权增强版1.0Creative Commons. 2009-11-13 [201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英语).
  42. ^ 非商业性使用采样增强版1.0Creative Commons. 2009-11-13 [201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4) (英语).

备注[编辑]

  1. ^ 主、属性(Property)、词位(Lexeme)及实体方案(EntitySchema)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分享到: